网站首页 > 智能电网> 文章内容

【特约专稿】四川大学肖先勇等:电力系统谐波问题研究新趋势——超高次谐波

※发布时间:2018/12/20 5:25:03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超高次谐波是在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化发展趋势下,产生的一种新的电能质量问题。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等的发展和应用,电力系统内的超高次谐波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工业界和学术界重视。

  随着电力系统中超高次谐波含量的快速增加,维基解密黄菊自杀超高次谐波已成为系统谐波问题的新发展。为帮助同行认识和理解超高次谐波,本文以电压源逆变器为例,阐述了超高次谐波的产生机理;分析了几种常见超高次谐波源及其发射特点;了超高次谐波的机制;从谐振放大和设备异常两层面分析了超高次谐波的危害;并对现有超高次谐波测量、分析方法和标准等进行了比较;指出几点超高次谐波未来的研究方向。

  分别从产生机理、机制、危害、测量和标准五方面对国内外超高次谐波问题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几点未来超高次谐波的研究方向。

  1)以电压源逆变器为例,阐述了超高次谐波的产生机理,从并网控制策略出发,解释了将超高次谐波源建模为电流源的原因。

  2)分析了超高次谐波的机制,解释了超高次谐波主要在相邻设备间而几乎不到电网的原因。

  3)从设备的超高次谐波发射水平出发,分析相同发射水平、不同发射水平设备之间的超高次谐波交互影响以及超高次谐波谐振问题。

  超高次谐波是在电力系统电力电子化发展趋势下,产生的一种新的电能质量问题。随着系统中超高次谐波含量的快速增加,对这种新的电能质量问题的关注、研究和解决显得尤为重要。

  1)针对目前超高次谐波源的判定缺乏具体的技术指标,需要对超高次谐波源进行指标设置,以规范超高次谐波源的定义。

  2)如何量化由超高次谐波交互影响,尤其是由谐振引起的电流放大给相邻设备和系统带来的危害,有待进一步研究。

  5)目前的畸变指标主要是在频域,无法对超高次谐波的测量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指标进行改进,给出符合超高次谐波在频域、时域和时-频域的量化指标。

  汪颖,罗代军,肖先勇,等.超高次谐波问题及其研究现状与趋势[J].电网技术,2018,42(2):353-365.

  任杰,陈文波,肖先勇,等.2017 年国际供电会议电能质量和电磁兼容研究热点及新趋势[J].供用电,2017,34(11):43-49.

  龚华麟,肖先勇,刘亚梅,等.基于主导波动量筛选原理的用户谐波发射水平估计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30(4):22-27.

  陈碧,肖先勇.基于相关性筛选原理的公共连接点谐波畸变量的分层量化[J].电测与仪表,2015,52(3):6-10.

  王莉虹,肖先勇,张逸,等.考虑测量误差的谐波贡献评估[J].电网技术,2016,40(12):3865-3870.

  孟思雨,肖先勇,张逸,黄勇.基于有效数据段选取的多谐波源责任划分方法[J].电网技术,2017,41(6):2006-2011.

  汪颖(1981),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IEEE高级会员,主要从事电能质量与优质供电等方面的研究。出版教材、专著3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发表SCI、EI期刊超过50篇。所提出的电压暂降相位跳变计算方法被IEEE Std.1564采用为标准推荐计算方法,E-mail:。

  肖先勇,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 高级会员;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院长;智能电网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四川大学电能质量省级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技术规范(DL/T 1297-2013)》、《优质电力园区供电技术规范(DL/T 1412-2015)》、《电能质量数据交换格式技术规范(DL/T 1608-2016)》等中华人民国电力行业标准起草人。《中国测试》编委; 《电能质量》编委。

  智能供配电系统、优质电力、电力系统不确论与测度等的者和响应者,将不确定性理论和不确定测度论引入电力系统,并在电能质量、优质供电、电网连锁故障与安全风险评估中得到了应用,引入最大熵和Exergy理论、畸变功率理论,应用于电能质量与节能减排、智能电网高级计量体系等领域,引入生命体电理论,应用于触/漏电和电网安全,受到了同行的认同。

  出版电能质量领域书籍5部;承担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企业委托项目10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在CIRED等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40余篇,SCI、EI检索论文20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0多项。E-mail:。

  四川大学电能质量省级重点实验室长期从事电能质量价值理论(增益价值、保险机制等)、优质电力、电能质量(主要为谐波和电压暂降)治理等方面的研究。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包括国家863课题、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公司重大课题、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等各类课题100多项;公开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部级规划教材和专(译)5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其中SCI、EI检索论文200余篇。

  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http://cdgw.hengpunai.cn:27531/)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