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智能电网讯:伴随着寒凉的秋意,转眼十月已到下旬。智能电网行业工程建设也渐趋平缓,反而是供电安全与电力检修更加受到瞩目起来。变电站的建设占据了工程项目的首位,电力整改中的组件整改与电能替代也逐渐完成。伴着这些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气候的过冬电力供需问题势必将得到缓解。言归正传,OFweek智能电网编辑整理了行业内新近的动态盘点,与君共享。
特高压篇
湖南株洲:建最大规模变电站 对接特高压落地
10月23日,从负责湖南主电网运维的湖南电力检修公司获悉,国网湖南电力拟通过扩建株洲500千伏云田变电站,将其打造成湖南规模最大的一座变电站,以对接特高压落地,满足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需要。
株洲500千伏云田变电站,是湖南电网第一座500千伏变电站,处于湖南电网湘中负荷中心,为湖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巨大的能源支撑,电网地位十分重要。该站自1988年3月18日投运,现由湖南电力检修公司负责运维管理,目前已实现连续安全稳定运行近万天的记录,为湖南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特高压:两项工程环评获批 建设继续“升温”
国家环保部10月20日拟批准蒙西-天津南交流、酒泉-湖南直流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项目影响评价并公示,意味着上述两项特高压输电工程环评将获通过;此后,按照程序申请并有望进入国家发改委的正式核准阶段。
业内分析称,上述两项特高压工程此前均已获得国家能源局开展前期工作的“小条”,且在审批环节基本上无,按照正常审批程序申报,将有望获得国家核准,进一步提升特高压建设预期,并将为国内各个设备商带来收益。
国家环保部10月20日对上述两项特高压工程建设影响报告书拟作出批复决定。酒泉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将新建送端±800千伏酒泉换流站,需要建设换流变压器24台,另建4台备用,±800千伏直流出线1回,接地极出线1回,750千伏交流出线9回。
输变电篇
广西:西电东送首条±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开建
西电东送首条落点广西的±500千伏直流输电线——云南金沙江中游电站送电广西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金中直流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工程竣工后,不但可以确保云南水电送出,同时将西部清洁水电输送到广西,既满足广西用电负荷持续快速增长的需要,也促进了东西部资源的优化配置。
金中直流工程是南方电网公司负责建设运行的十二五期间重大西电东送项目,同时也是国内首条落点广西的±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工程西起云南丽江金官换流站,东至广西柳州柳南换流站,线全长1104公里,直流电压±500千伏,设计输送容量320万千瓦,预计2016年建成投运。
江西萍乡:1.7亿余元推进电网工程建设
10月20日,从萍乡电力部门获悉,为满足萍乡地区未来核心区域用电需求的市重点工程,在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投资1.7亿余元建设大仓前和苏家屋两项输变电工程,其中萍乡大仓前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本期容量360兆伏安、220千伏出线2回约8.4公里、110千伏出线4回约10.93公里;苏家屋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本期容量50兆伏安、110千伏出线2回约0.42公里,投资约2700万元。
据了解,两项工程的建成投产,将大大提高相关地区的供电可靠性,为相关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淮南变电站扩建工程1000千伏构架吊装完成
10月20日,淮南变电站南京II回横梁精确平稳地安装到45米高的梁柱固定,下午14时28分横梁与构架柱连接的最后一个螺栓紧固完成,标志着淮南—南京—上海工程淮南变电站扩建工程本期1000千伏构架安装安全顺利完成。
淮南变电站工程1000千伏构架为门型进线构架,共计3柱2梁,总计220吨。安装工作从2014年9月25日开始,10月20日完成横梁吊装。
为确保吊装的安全可靠性,现场采用280T履带式起重机和4根15T尼龙吊带,提高吊装安全系数到1.3倍,吊装前,由业主项目部组织监理、施工共同对吊装、吊带、卸扣、成品等方面进行检查,并执行试吊程序。针对现场场地,业主项目部积极沟通协调,合理安排两家参建单位施工进度,优化构架到货顺序,为构架组吊装腾出空间。
电力整改篇
山西电网推进智能变电站非全停智能组件整改
10月16日,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获悉,按照国网公司对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的整改要求,山西电力公司已加快推进智能变电站非全停智能组件整改,相继对220千伏天湖等8座智能变电站开展非全停电智能组件整改。首座天湖智能变电站“非全停”经过10天整改,将于10月17日全部整改完成。
据悉,山西电力公司为确保本次首座220千伏天湖智能变电站“非全停”智能组件整改工作的顺利开展,多次召开技术方案研讨会,充分分析整改过程中的点和难点,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组织措施和风险防控安全措施。成立了专人监护、分组负责、总体协调的管理组织,做到了“作业有标准、有隔离、工作有提示、操作有记录”。
国网青海电力已实施251个电能替代项目
国网青海电力主动跟进环保部门今年淘汰、整治高污染企业、商家计划,积极了解企业用电需求,在项目初期就主动介入,提出电能替代应用方向,为企业“量身定制”电能替代方案,全过程服务企业开展电能替代工程建设与。
在电能替代重点工作中,国网青海电力主动服务,从业扩报装入手,通过制定“一户一册”服务手册,开辟绿色通道,相继促成了2014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拉力赛、湟源县6所学校、西宁市驻军部队煤锅炉等251项电能替代项目顺利投运,增加售电量2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使用近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7万吨。
安全供电篇
西北电力调控分中心多措施推进电网调峰调压
近日,从西北电力调控分中心了解到,今年国庆期间,西北电网主网运行基本平稳,电力电量供应充足,电网调峰调压井然有序,各项预案详实可行,新能源消纳积极有效。西北电力调控分中心调管输变电设备未发生异常,电网局部异常未造成影响,国庆保电任务完成。
为做好本次保电工作,西北电力调控分中心精心安排,周密部署,针对近期电
网运行特点和节日期间电网薄弱环节,采取多项举措确保电网安全。他们加强节日值班,严格执行值班管理,调度纪律,严格执行汇报制度;同时精心调度,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严格执行黄河梯级水库调度计划,落实调峰、调压措施,加强电网和管理,严控电网各断面潮流不超稳定限额;另外,还加强负荷预测,保障用户供电。精准负荷预测,合理安排水、火电厂开机方式,留足电网上、下备用,保障节日期间用户供电充足、可靠;他们还积极开展省间交易,保障直流送出和新能源消纳。
郑州供电:加强配电自动化建设安全管控
10月20日获悉,郑州供电公司今年配电自动化建设工程进入全面施工阶段,针对工程时间紧、任务重,作业现场复杂,工程密度高,安全风险大等问题,该公司结合秋安大检查工作,开展了配电自动化建设现场安全防护隐患排查工作,特别是加强工程现场安全管控。
为使现场安全管控工作常态化,该公司实行安全分级责任制,明确安全职责,对设备和应用系统的接入进行管控,并完善相关制度流程,强化对日常安全的管理。
湖南44条超特高压线完成秋冬防雷检测
10月20日,国家电网湖南电力检修公司组织运维单位,完成44条在运超特高压输电线防雷接地装置电阻的检测工作,为雷雨期超特高压电网的安全稳定再添保障。
为确保测量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在检测过程中,该公司组织运维单位重点对架空地线与接地装置的导通状况进行检查,并对其接地电阻逐一进行测量,确保测量数据真实、可靠;对防雷接地开挖检查,对不符合规程要求的接地装置和接地电阻及时处理;对接地网存在的锈蚀、焊点断开等安全隐患及时完成整改。
技术革新篇
南澳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成可再生能源利用典范
近日,科技部在广东汕头组织召开“十三五”智能电网技术领域发展规划的调研会议,10多位智能电网专家组实地考察了“大型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接入技术研究与开发”南澳岛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参观了±160千伏塑城换流站,并对南方电网公司承担的这一863项目取得的成绩表示了充分肯定。
南澳柔性多端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863课题“大型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接入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的重要配套工程,去年年底作为世界首个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正式投运。目前建成一个±160千伏、输送容量为200兆瓦的三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将汕头南澳岛上牛头岭、云澳、青澳风电场的清洁能源通过金牛换流站和青澳换流站输送到汕头澄海区的塑城换流站。
(本文来源:OFweek智能电网)
延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