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55岁的唐伟德(Tomas Qvist)漂洋过海从爱立信总部来到南京,他的新职位是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总裁。今年年初,55岁的唐伟德(Tomas Qvist)漂洋过海从爱立信总部来到南京,他的新职位是南京爱立信熊猫通信有限公司总裁。
唐伟德的新是将南京爱立信从一个生产的定位彻底转型为爱立信全球战略的核心中枢,其目的在于在激烈的竞争和产业转型中提升爱立信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机会。
今年,全球电信设备市场刚刚完成一轮全新的市场洗牌。3月,全球第三大电信设备商宣布诺基亚宣布收购第四大设备商阿尔卡特朗讯,两大巨头合并之后,全球通信设备市场格局从之前的五强(爱立信、华为、诺基亚、阿朗、中兴)变为四大,局中各方压力备增。
和华为、中兴的多面出击、通吃整个云管端产业链不同,爱立信则选择以守为攻,在管道生意上做精做深。
唐伟德告诉《财经》记者,爱立信希望南京创造的价值超越生产和供应中枢的作用,成为支撑爱立信全球战略的核心中枢。这个定位的核心包括整合爱立信创新idea、增强爱立信产品灵活性和提升爱立信产品效率。
此外,该还可同三百公里以外的爱立信“狂野创新中心”形成零距离互动,唐伟德的在于如何最大化统筹量化南京的战略径。
换而言之,爱立信希望通过整合打通产品创新、生产、流转、客户管理流程,既保持其一贯的产品高端性能,又在提升灵活度、提高客户响应速度,在新一轮更加惨烈的洗牌竞争中保持主动性。
爱立信南京是其全球12个生产中的三大核心之一,在1992年成立初期,这只是一家和其他通信设备商工厂无异的制造工厂,但鉴于中国市场广阔前景,和其他国际巨头一样,爱立信逐步将新产品研发和前沿产品验证、整合、生产功能落子在该。最终成为一个集研发、新产品引进和生产创新为一体的全球供应中枢。
根据爱立信内部统计数据,南京已经承担了爱立信40%的全球供货量。此外,代表爱立信未来战略和产品方向的新锐产品,多出自这一。
支撑如此庞大生产能力的,是这座具备世界顶尖制造能力的智能工厂。《财经》记者获悉,爱立信南京工厂是四大设备商中智能化水平最高的制造工厂之一,一个宏蜂窝或微蜂窝基站产品从备料到成品,整个工厂的生产过程中被导入了智能化管理系统。
例如,生产执行系统被导入了可追溯功能每一个元器件会贴到哪块上,这个会用到哪个无线模块当中发给哪个客户,都会有可追溯性。这在设备稳定性普遍要求5个9(99.999%)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电信行业,竞争力巨大。
此外,工厂的整套生产流程实现了数字化和模块化智能生产之后,生产总监朱恩法告诉《财经》记者,工厂不仅能做到多种定制需求按订单生产和混线生产,还能在不损失生产节拍和品质的前提下,实现每个下线产品都能满足大规模定制的市场需求。
接近中兴、华为的相关人士告诉《财经》记者,爱立信的工厂智能化确实远高于国内两大设备商,这即可为爱立信的高品质产品定位背书,也是华为中兴目前正在着力改善的核心点之一。
上述人士认为,在流量爆发性增长运营商管道能力的今天,网络设备的稳定性和个性化将取代低价成为全球主流运营商选择网络设备供应商的核心因素,也将成为四大设备商角逐下一阶段通信设备市场的核心要义。
唐伟德告诉《财经》记者,下一步,爱立信还将在工厂的敏捷度和智能性上借鉴日本、智能工厂经验,在智能工厂的完善上再下一城。唐伟德还想做成一件事情进一步盘活一线工人的创新力。
此前,爱立信南京工厂已经形成了一套灵活有效的生产线创新机制。在爱立信南京工厂厂房的核心区域的一面乒乓球墙上,把所有的一线员工分为若干个产线创新改进小组,每个小组提出一个改进和创新便可获得相应的乒乓球数,并计入绩效、获得相应金。
在过去的14年间,南京工厂每年来自于一线多条,一线员工每年的创新想法可为爱立信节省2000万元,累计金额已经达到了6亿元。
但显而易见的是,在竞争态势凶猛的当下,硬件生产管理体系上的创新的精益求精可以在短时间内帮助爱立信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但不足以完全其在这一领域的竞争优势。
在距离南京工厂三百公里的爱立信东北亚区无线创新实验中心,又被戏称为狂野中心。这里的软件工程师负责研发最尖端的技术和创意,并和爱立信的硬件产品相结合,为运营商带来新的价值。
从去年初开始,爱立信开始联合美国运营商T-Mobile推广一个名为“Wi-Fi语音通话”的创新业务。通过这个业务,用户的语音通话可以在WiFi网络上自动从移动网络切换为WiFi免费通线G时代语音通话的一个性创新。爱立信狂野中心的一位核心工程师告诉《财经》记者,T-Mobile结合这一业务推出了灵活的流量经营策略,其市场份额也从全美第四升级为第三。
今天,传统电信领域发展日趋缓慢,运营商不得不为庞大的网络建设、高额的运维成本以及互联网的冲击而加大对供应商综合能力的考核。爱立信的优势在于强大的流量和管道的规划和整合能力,这将成为爱立信捍卫全球通信设备市场王者的优势所在。
挑战在于,一个新的电信设备时代又将开始,而且还可能会进一步发生变化,无论是互联网+、工业4.0还是IOT的互联,对于传统电信设备制造企业而言挑战都是巨大的,爱立信如何将向软件巨头的转型历程完全融入这个时代的转型,并在面向未来的技术研发、商业模式探索、不同业态的竞争和融合中尽可能把握不确定性,这是爱立信的难题,也是“四大”共同的挑战。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