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7 日,在上市的吉利汽车 (00175) 发布了 2018 年 4 月的销量数据。4 月吉利汽车共销售超过 12 万辆新车,同比增长 49%。2018 年前四个月累计总销量超过 50 万辆,同比增长 41%,已完成全年 158 万辆销量目标的 33%。
同一天,吉利汽车在举办了关于新一代车载智能系统“吉客智能生态系统”的推介会,进一步对国内科技介绍这款今年 3 月 15 日已经在海南三亚发布的车载中控系统。
吉利“吉客智能生态系统”采用讯飞的语音识别技术,制成了可以控制车窗、空调等,规划线,播放音乐等功能的语音助手。系统内置地图采用地图车机版,音乐资源则由百度音乐、喜马拉雅等提供。
该款车机采用和手机类似的交互,不同功能以 App 形式提供,并有车机专用的应用商店。在帝豪 GL 等新车型上,车机换用 720P 电容屏,增加了对比度和触控灵敏度。
进入 2018 年,多家国内的知名车企都针对自己的车机/中控进行了改进,除了吉利的“吉客智能生态系统”(GKUI),还包括上汽和阿里合作的斑马智行,东风汽车的 WindLink,比亚迪 DiLink 智慧系统等。
几年前购买的车辆还必须通过外置行车记录仪等多款外设搭配,同时必须接驳手机,才能完成整个车载系统的搭建。现在,车机的智能化程度大大提高,而集成能力也是日渐增强。
新一代中控的目标,就是将所有外置硬件全都集中到同一个设备当中,使用一个屏幕就解决所有问题,并且尽可能减少用户升级换代时的投入。
因为设立了不需要连接手机的目标,新的车机系统基本上都必须有内置的 4G 上网功能以及流量 SIM 卡。同时,车企还在积极推动车主绑定信用卡、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工具,以便在汽车的屏幕上完成加油、购物、ETC 充值等支付过程。
为了达到尽量避免用户在行车过程当中掏出手机的目标,新一代系统还都支持语音助手,通过语音交互命令,来让车机实现开关空调,增减音量,开关车窗天窗等功能。
不过,部分基于差异化竞争的考虑,不同车企在实现智能车机方案时也有一些比较明显的径区别。这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体现出来。
吉利和比亚迪的车机都采用人们已经熟悉的 App 式交互,地图是一个 App,百度音乐是另一个。当然,这就意味着会有开发者生态和应用商店。
与吉利的定制屏幕相比,比亚迪的系统干脆就是一块大号平板,还可以手动旋转屏幕,根据横屏还是竖屏做出不同响应。
而斑马、东风 WindLink 等是另外的思,特别是斑马因为采用了并不完全兼容 Android 的 AliOS,所有交互尽可能处理成卡片式,弱化了 App 的概念。
当然,对于部分核心功能而言,如果做成跟整个 OS 起来的形式,响应速度会快一点,可以调用的数据和传感器、部件也更多,权限更大,语音助手可以深度介入应用的每一个功能点。
反过来,以 App 方式做中控开发成本低,部署相对容易,部件升级、维修、更换都可以尽量标准化,有利于中低价位车型快速普及智能的中控技术。
系统构架越简单,可能会出毛病的地方就越少。汽车作为的交通工具,安全性优先于智能程度。如果车机在运行过程当中突然死机,或者被黑客侵入等等,都会造成更大的麻烦——虽然现在还没有看到类似案例。
在智能汽车方面,互联网公司重度参与的主要就是阿里和百度两家。围绕两家分别提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车企也形成了不同阵营。
上汽就是和阿里深度绑定的典型,其智能车机系统与地图、阿里音乐等阿里系产品联系紧密,且不可分割。
斑马车机不仅是上汽未来的希望所在,也是阿里布局汽车智能的重要一环,之前的试驾过程马云和王坚都参与过,体现了阿里深度介入的心思。
至于东风,则因为和百度 Apollo 无人车平台的合作,在车机中选用百度地图、百度音乐等同系列产品。
像吉利这样维持自主开发的 OS,能够它目前不被某一家的生态圈绑定,还能够跟百度和阿里同时合作。
即使如此,它也需要一个语音识别技术提供商,而科大讯飞就是任何不愿意这么早“站队”的厂商的好朋友。
现在车企在犹豫是否站队的过程,宛如一两年前线下零售业巨头面对来势汹汹的“新零售”时候的踌躇。如果历史会重演,那么车企选边站队也将只是个时间问题。但上演这样未来的前提是百度的汽车生态系统需要发展到微信支付之于支付宝那样,双方势均力敌的水平。
智能中控虽然势头已经起来,但其在消费者群体中的接受度,以及它是否能影响消费决策,现在还不太好评述。
现在大家的使用习惯未必能够完全更改过来,使用手机固定在方向盘边上,也并不是什么的操作,司机早已经熟悉了。
更不用说,上述智能车机为了安全起见,一般都不允许回复短信、微信消息、群聊等。然而车主的实际使用却并非如此,手动从切回微信群的操作,不是更换车机就可以避免的。
在后座放置屏幕的做法,早就被一家叫做“触动传媒”的公司实践过,当时是向出租车后座乘客播放广告。因为太多乘客晕车,以及急刹车可能导致头撞屏幕的因素,该广告公司以破产告终。
还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你必须单独为汽车购买流量和 SIM 卡。就算可以在汽车触摸屏上用扫码支付充值,这还是显得很别扭。
不过,随着全国流量漫游费的降低,电信运营商将陆续推出一拖多的主副卡业务,这种情况下,给汽车一张副卡并设定为无限流量,用户还是只需要交一次话费,会一定程度降低为多台设备付费的不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