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比如,以前说起今日头条,我们就说它、低俗、标题党,但最近它好像也有了一点上层精英的气质。
如果说,我们把今日头条比作新闻版的抖音(二者的逻辑和调性确实很像),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聊聊这个新闻版的快手——最起码是潜在的快手。
如你所见,它的内容有点 low,不如把它理解为内容质量打 5 折的今日头条——就像快手与抖音之间的对比一样。
根据易观千帆的数据,目前趣头条的日活已经达到 2087W,甩掉了搜狐、凤凰、新浪等老牌玩家,直逼网易新闻和天天快报。或许可以这么说,在趣头条眼里,还算得上对手的,只剩下腾讯新闻和今日头条两家了。
成立于 2016 年 6 月的趣头条,一出生便深受资本热捧,今年 3 月宣布获得了由腾讯领投的 2 亿美元 Pre-IPO 轮融资。
自罗超频道称,如果趣头条线 年多时成功上市,那么它将打破趣店成立 3 年半 IPO 的历史记录,成为最年轻的上市公司。
一般来说,在趣头条看一篇新闻,能赚到 1 分钱。这显然没什么力,所以趣头条把它包装成 10 个金币,给人一种收益颇丰的感觉。
笔者的使用体验是:当 10 个金币蹦出来的时候,虽然心里知道其实没多少钱,但就是有种不劳而获的快感。
当然,这种赚钱方式效率很低,笔者潜伏进一些趣头条玩家的 QQ 群,了解到即使是比较“勤奋”的趣头条用户,每天也只能通过看新闻赚到几毛钱。
真正促使趣头条崛起的,是它的「收徒」机制。这个机制很简单,就是拉人注册有励——每收 1 个徒弟励 8 元,相当于看 800 篇新闻。
这个力简直太大了。据“21 世纪经济报”报道,趣头条在三四五线城市正在逐渐成为现象级产品,不少大叔大妈甚至因此患上网瘾。
事实上,“网瘾”一说并非空穴来风,2017 年,数字阅读行业的用户单日使用时长高达 73.4 分钟——平均水平已经如此之高,疯狂撒币的趣头条,在这个数据上肯定只多不少。
今年先后刷屏的网易戏精课、新世相营销课已经向我们证明,即使是“高端”的一二线城市白领,撬动他们的疯狂也就只需要十几二十块而已(而且还要先交几十块的学费)。
这样看来,下沉市场里“低端”的小镇中年用趣头条挣点零花,也没什么丢人现眼的;趣头条的爆发,也就显得顺理成章。
这两年的互联网世界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突然冒出了一批服务“穷人”的现象级产品,比如快手、拼多多等。
对于这些 App 及其背后的“穷人”,网友们一开始是看不见(没听说过啊?),然后是看不懂(这也能火?),最后是看不起(垃圾!Low 得一匹!)。
在许多人的直观印象中,不断补贴用户的趣头条,是在拿钱勉强支撑,等哪天钱烧完了,公司就该垮了;到时候去新闻底下留言说一句“早料到会有今天”,实在大快。
据 36 氪报道,和趣头条定位相同的惠头条,在“DAU 从 0 到 500 万的过程中,没有过公司任何存量资金,几乎是上线第一天就开始挣钱,趣头条传达出的也是类似的信息。”
一位接近趣头条的人士在之前接受品玩采访时曾说过,趣头条目前的月收入已经在 6000-7000 万人民币之间。
创新工厂的管理合伙人汪华曾说过,中国互联网的第三波人口红利是三四线城市家庭主流消费人群,也就是所谓的“小镇中年”。
他们是中国最后进入移动互联网的 4-5 亿人口,掌握着家庭消费决策能力,没有背负一二线城市人群的高房贷压力,可支配资金和可支配时间都比一二线城市的人群高。
从可支配资金的角度来看,北漂和他们远在老家的父母相比,究竟谁是穷人、谁是富人,还线)这些所谓的穷人,可支配时间非常多
根据趣头条 CEO 谭思亮的说法,通过传统的广告投放方式,趣头条的平均获客成本高达 10 元以上;而通过收徒模式,趣头条将平均获客成本降到了 3~4 元。总之,穷人用户不仅有点小钱,而且有大把的空闲时间,平台在他们身上可的价值非常之多。
据创新工场的汪华分析,中国人民接入移动互联网,大致分为 3 个阶段。阶段一:2011~2012 年,主体为
阶段二:2013~2015 年,主体为小镇青年,规模在 3~4 亿,他们是 OPPO、vivo、快手的核心用户。
阶段三:2016 年至今,主体为小镇中年,规模在 4~5亿,他们拿着子女淘汰下来的智能手机,在朋友圈疯狂转发拼多多砍价插件、号养生文章。
现在读这篇文章的人,基本属于第一阶段的移动互联网用户,逼格虽高,但规模只有 3 亿左右;入场较晚的小镇青年和小镇中年,虽然在某些人眼里很“Low”,但规模却有 8 亿之巨。
据 36 氪报道,只要愿意流量、广告分成,平台几乎可以零成本拿到 10 万条以上的日采购量,覆盖 80% 的内容消费需求。如果用户的要求都像知乎、豆瓣那么高,这个生意就没得做了。另外,随着今日头条的正规化、高端化,后续入场的小镇青年和小镇中年在内容消费上处于没东西可看的尴尬境地。趣头条 CEO 谭思亮透露,今日头条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市场渗透率一直没超过 20%,剩下的 80%,就是趣头条们的囊中之物。
城市青年与商家斗智斗勇多年,对广告这种东西早就变得百毒不侵。淘新闻(趣头条的竞品)CEO 张耀亮说:
“山东的一家男科医院,在我们这投了广告,15 万多的有效点击,后面算了下,一个人才 40 块。”
综上所述,作为移动互联网的迟到用户,小镇青年和小镇中年具有如下 5 大特征:有钱,有闲,人多,宽容,好骗。
这种现状,可以认为是公司高层主动选择的结果。一家以内容为本位的公司,一定会想法设法优化用户的阅读体验,而趣头条的交互页面却是这样的:
众所周知,今日头条让用户上瘾的秘密在于它的推荐算法,即平台总能猜到用户喜欢看什么,比用户还懂自己。今日头条的推荐算法奏效的前提是,用户的行为是真实的,而这点趣头条恰恰做不到。因为
机器学习(推荐算法)的失效,带来的是用户画像的不精准,进一步导致的结果就是广告投放的不精准。不精准的广告投放,影响的就是趣头条的盈利能力。
做不到个性化推荐,就只能搞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放在推荐位。这种内容会是什么呢?答案不言自明。
事实上,老大哥已经注意到了趣头条的异样——5 月 3 日,《》发文《平台监管,亟待加强》,点名趣头条:
“一味换流量的模式,将导致产品和服务本身沦为附属品,平台容易陷入追求流量的泥沼而失去对优质内容供给的应有关注。”
2)无法识别用户真实的个性化需求,就只能投大众所好,使内容不可避免地陷入低俗,甚至带来监管风险。
趣头条 CEO 谭思亮接受采访时说,公司拿到 2 亿美元的 Pre-IPO 轮融资后,“内容和算法层面的建设肯定是最核心的事。”也就是说,虽然趣头条通过与今日头条的差异化打法,快速取得了今天的成就,但是某种程度上,
按此逻辑推演,趣头条的最佳结局或许是成为资讯领域的快手,从而形成与资讯领域的抖音——今日头条/腾讯新闻分庭抗礼的局面。
同时,趣头条也在探索其他出。据 36 氪报道,业界盛传一个小道消息:趣头条挖了一个拼好货高管,就连拼多多创始团队也在四处打听这个人的名字。
另外,趣头条正鼓励用户下载趣多拍(短视频)和麻花语音(情感倾诉社区),旨在建立丰富的娱乐生态,尽可能地占据下沉市场用户的娱乐时间。总之,无论一二线城市的核心互联网用户是否理解,下沉市场的价值都正在爆发,快手、拼多多、趣头条
本文来源于ip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