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火爆的《红海行动》可谓当今在军事细节角度(道具、剧情)最佳的一部片子,但是也有不少人表示真的能扛着机枪不使用枪架射击?即便在《战狼2》里,雇佣军中扛着机枪射击的也是一个明显比一般人体格健壮很多的壮汉。当然,实际作战中很少有类似巴斯隆的战士,而使用大口径装备抵肩射击的,一般可以用作死形容。毕竟人的骨骼承受力实际上并不很大。
目前手持式武器,即便是包含信号弹,一般也就是二三十毫米口径。二战中曾有体格健壮的美军看日本的50毫米枪榴弹发射器尺寸比较袖珍,试图抵腿射击,结果成功的把自己大腿骨搞了个骨折。
虽然美国人玩不动50毫米的武器,但是苏联人却可以玩得动一种标准口径72毫米,甚至还能进一步扩大的装备。当然,这种武器不是,而是扳机式战地相机,以方便战地记者使用。
战场侦查与毁伤判定极为重要,但是传统上只能靠侦察兵脑忆或者并不精确的画图,而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侦查判读等技术甚至成为了一门新的专业。当然,与专业侦察机、车辆上的大型光学、电子设备不同,对于单兵乃至基层部队而言,不要太重太先进只要满足所需的单兵拍摄设备十分有价值。
在战场上,战地记者或者侦察兵并没有足够的时间仔细的对焦、变焦,而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平日里并不十分费劲活动都变得十分。而战地记者们也不需要如风光、人像摄影师那样极具艺术性,也不可能慢慢调整各项指标。
在战机上,很早就出现了与航炮联动的摄影系统,用以确定战绩,而地面上,则随着时代的发展,苏联泽尼特公司生产了一批扳机式机,用枪托结构进行“人肉垂稳”来提高照片的精度,同时也更方便部队记者使用(持机姿势更类似于持枪姿势,更符合军人的习惯)。
其实这款相机的整个“枪托”结构更类似支架或者今天我们说的手柄配件,只不过现在的手柄主要是为了增加一块电池,同时方便垂直构图,而这个“枪托式相机”则是肩稳相机和镜头本身也是可以拿下来更换镜头的的,只要卡口通用,其实也可以适配其他款相机和镜头。由于看起来类似,因此这款1943年出现的军用泽尼特FS2相机又被称为Photosniper 。并成为了后来这一系列带枪托的扳机式相机的通称。
当然,作为可以更换镜头的单反相机,泽尼特公司后来将FS系列投入民用领域,其可以搭配各式各样的镜头,一些玩家综合实用性和zhuangability双重考虑,还给部分泽尼特相机安装了三脚架,放在地下更像是短管无后坐力炮。
除了这两款比较著名的相机外,泽尼特公司还试制过一些其他款式的“枪式相机”但是相对而言知名度略低,据不完全统计如下:
FS-Zenit; 一个垂直方向的35毫米相机,(俄文翻译的,大概是说默认竖版构图的相机)形状像一个电影摄影机,只有一个式手柄。
当然,这些相机中的部分也可以不使用“枪托”,那么这就是一款常规的相机,只有少数几个型号是默认不可拆卸结构的。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基层侦查设备越来越先进,使用传统相机的需求逐步降低,除了少量战地记者外,更多的只是一些爱好者对于这一构型充满爱好,所以有一些爱好者自制了类似的“枪托”配在自己的相机上,前一段时间,在拉瓜迪亚机场就有一台类似尼康相机被,而奥林巴斯还出品过相机。
说到莱卡这个牌子,大家一般对其理解都是昂贵,而前不久他们出售了一款文物枪——售价20万美元的RITOO步枪式相机。据称这款相机问世于1938年。当然这个价格更多是在卖文物而不是相机的价格了。
当然,有利也有弊,不少人都记得那个叙利亚小孩将相机当作,惊恐的举手投降的照片,那次还只是一般的相机,如果使用扳机式相机在战地拍照,恐怕对方会觉得“诶,那是个什么玩意?赶紧击毙了使用者抢过来瞅瞅”?